收官进行时!这条“湖南路径”凭何获国务院国资委推介?

2025-09-22 浏览: 来源: 作者: 熊英

7月,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工作交流》刊发湖南深入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有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介

这份国家级认可背后,一组硬核数据早已写下注脚:湖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评A级,2024年省属监管企业营收突破6455.5 亿元、利润总额达281.5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这条湖南路径,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改革密码?又是如何让国企真正扛起国民经济“顶梁柱”重任?

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国资国企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专题推进会、专项调研等举措统筹全局,锚定“做强做优做大”的核心目标。在此基础上,省国资委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靶心,构建起多层级推进机制:组建委主要领导牵头的改革工作专班,破解重大难题;出台《省属国资国企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方案》,严格执行“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的动态调控;成立党委科技委员会,全面统筹科技创新工作——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形成“上下联动、精准发力”的改革闭环。

布局优化

锚定产业升级 夯实发展根基

涟钢首卷厚度仅0.10毫米的无取向新能源“手撕钢”成功下线,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已封顶,中联智慧产业城打造全球最大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这些重点项目,正是湖南国资国企项目建设“多点开花”的生动缩影。

图片

在涟钢电磁材料公司轧钢作业区,首卷“手撕钢”下线,工作人员正在测量板卷厚度。

2024年,湖南国企铺排项目1086个,完成投资1204亿元;“十百千”工程完成投资约836亿元。50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104个项目列入全省“大项目谋划”清单,项目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湖南打造省国资“3974”标志性工程,重点培育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六大产业”,形成音视频、北斗、深海三个产业研究“一报告一图五清单”。同时,构建“5+N”基金体系,打造1200亿规模产业基金集群,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2024年,湖南国企战新产业营收达1926.6亿元,同比增长5.2%,新动能培育成效凸显。

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同样“精准发力”。坚持“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湖南在港航、能源、矿产等关键领域推进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成功组建湖南矿产集团、能源集团、国贸集团等8家企业,让国有资本向核心产业集聚,布局结构持续优化。

创新驱动

激活科技动能 加速成果转化

在天创精工的恒温恒湿洁净车间,一个个“纳米级”工艺的金属圆盘正历经超精密打磨——它们将用于我国低轨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助力“星网”计划实现“星间对话”。此类“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在湖南国企已有诸多实践。

开展“大校、大院、大企”产学研合作,湖南国企联合7所省内高校敲定174个合作项目“成果+资本+产业”为路径、股权为纽带,携手中南大学等高校及黄伯云、钟掘等7个院士团队,孵化出博云新材、天创精工等“硬科技”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图片

2024年第二届湖南省国资国企“科技周”以“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为主题。

关键技术攻坚推动创新成果纷涌:新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 个项目入选2024 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1个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3项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1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多项“卡脖子”难题,创新“含金量”持续攀升。

为给创新“加码”,省国资委构建起全要素保障体系给予人才、资金、技术全方位支持,搭建技术共享平台2024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 家、省级创新平台36个推进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累计获43个标杆企业认定,含世界级1个、国家级3个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

担当作为

服务国之大者

筑牢经济“压舱石” 

去年夏季,资兴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省国资委机关和21家监管企业迅速集结1.2万人次,筹集、捐赠、投入资金超3000万元,全力参与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用行动守护群众安全2024年,省监管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4921人,超额完成就业计划;乡村振兴战场上,26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潇湘甄选”电商平台完成消费帮扶逾3000万元——国企的社会责任融入民生细微

图片

资兴市百嘉洞村农田清淤后大面积种上蔬菜。

改革要见效,机制是关键。为破解国企管理人员怕犯错、不敢试难题,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探索实施改革创新风险备案试点的通知》,支持企业在尽职合规前提下,开展改革创新风险备案,让敢闯敢试者“卸下包袱”。2024年底,金天钛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涟钢等3户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标杆企业”,标杆比例居全国前列,机制创新的活力持续迸发

国资监管同步升级。湖南创新构建“12345”综合监管体系,以“一张表、双监管、三条线、四种形态、五个监管”全方位、多层次风险防控,守护国有资产安全,又为企业经营松绑赋能,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有机统一

图片

从产业筑基到创新突围,从民生担当到机制破冰湖南以改革实效擦亮国企顶梁柱成色。上半年,20户省属监管企业营业收入3289.6亿元、利润总额1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3.7%实现逆势“双增长”

这条湖南路径正成为驱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也为全国国企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Copyright © 国资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