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17户省属监管企业累计完成投资522.6亿元,同比增长15%。”近日,国资潇湘从省国资委获悉。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投资成绩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70.26亿元,完成率较上年同期加快9个百分点,湖南国资国企加速向“新”的态势显著。
据了解,17户省属监管企业2025年度计划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522.62亿元,完成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海利集团以61.5%的完成率居企业首位。
重大项目持续发力,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引擎”。144个“十百千”重大投资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402.33亿元,完成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省国资委“十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8.68亿元。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不仅带动当期投资增长,更为未来3-5年的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湖南国资国企布局落子的关键。
上半年,湖南17户省属监管企业全力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共计推进项目283个,完成投资70.26亿元,完成率较上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政策资金对接方面,17户省属监管企业积极开展“两重”建设“两新”行动项目申报,上半年已完成36个项目申报,已获补贴88.47亿元,到位率67.4%,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整体来看,湖南国资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加速,研发投入不断加码,政策资金高效对接,均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赋能与催化。
上半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在产业基金布局与投资领域动作频频,共新增设立6只产业基金,合计认缴出资金额6.4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出资20.41亿元。
同时,湖南钢铁集团、湖南高速集团等8户企业的13只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布局,完成2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5.8亿元。其中,湖南高速集团通过基金出资6.48亿元收购湖南长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成为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规模最大的基金投资项目。该项目不仅助力湖南高速集团向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转型按下“快进键”,也为湖南省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提供了关键支撑。
投资质效,政策护航。省国资委上半年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出台《湖南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省属监管企业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投前、投中、投后全生命周期管理,抓实重点项目投后评价、跟踪审计等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属监管企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监管企业全流程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招投标价值创造能力,确保投资过程规范、高效。
国资潇湘了解到,下半年,省国资委将通过强化重点项目联点协调,加强投资后评价跟踪指导等举措,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质效,确保“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助力省国资“3974”标志性工程和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